數碼港助力初創起飛 @Cyberport

數碼港助力初創起飛 @Cyberport 作為香港數碼科技旗艦及初創企業培育基地,數碼港匯聚超過 1,900 間社群企業,致力促進金融科技、智慧生活、數碼娛樂應用,領香港成為智慧城市。 數碼港一直積極培育科技人才,擴大創科人才庫,打造蓬勃的創科生態圈。數碼港一系列創業培育計劃,滿足創業家在不同階段的需要,為初創企業提供的支援不僅限於現金資助,亦包括培訓、師友計劃及業務諮詢、業務發展及加強人脈、同業認可及認證、本地及環球業務網絡支援、以及宣傳及推廣支援等。這些支援有助於協助初創企業增強技能、拓展業務、建立人脈、增加品牌曝光率等,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和市場地位。 數碼港創業支援計劃總覽  「數碼港創意微型基金計劃」是初創企業的起步點,為企業提供港幣10萬元的起動基金,在6個月內支持發展具創新、創意的數碼科技點子及早期初創企業的成長。其中青年創業計劃組別為18歲至30歲的申請人而設,讓年輕創業家有更多發展機會。完成數碼港創意微型基金計劃後,初創企業若申請數碼港培育計劃,可獲得優先考慮。 「數碼港培育計劃」為初創企業帶來更全方位創業支援,協助創業家在早期、驗證、成長及擴展階段快速擴展業務。計劃為期24個月,受培育公司可獲得多項支援,包括港幣50萬元的財務資助、免費的工作室、進入數碼港社區資源以及與創業家和投資者會面的機會。 參加數碼港創意微型基金或數碼港培育計劃的公司畢業後,可以參與「數碼港加速器支援計劃」。計劃為培育計劃的畢業生提供最高達30萬港元的資助,用於開拓海外及投資市場,包括辦公室租金、薪金津貼、市場及推廣費用津貼等。 初創企業在參與上述計劃的同時,可透過參與「海外及內地市場推廣計劃」獲得高達 20 萬港元的開支資助,參與海外或內地業務拓展代表訪問圑、於外地成立公司及拓展線上線下營銷服務等,以幫助他們將業務擴展到內地和海外市場。 持續優化培育計劃 數碼港不斷優化培育計劃,以吸納更多高潛力初創企業,自2023年6月起,數碼港培育計劃每年的申請時段由每年三次調整至每年四次,為初創企業帶來更大的靈活度、更多的申請機會。 計劃成果 二十年來,數碼港見證著不少企業由初創搖身一變成出色的企業,其中包括六間獨角獸如眾安國際、Animoca Brands、GOGOX、TNG Wallet、WeLab Bank及Klook。其中,數碼港培育的首間獨角獸企業GOGOX更於2022年6月在香港交易所成功上市。 若想了解數碼港創業家計劃詳情,可參考以下網站並提交申請。

人工智能世代下,創造力加數據是企業致勝的關鍵 @Fimmick

人工智能世代下創造力加數據是企業致勝的關鍵 @Fimmick 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技術正以驚人的速度改變我們的日常生活,尤其 ChatGPT 推出後,不少人已改變工作模式,企業更大大增加對人工智能的應用與投資。繼農業、工業革命後,今波的AI革命,會為第三產業的服務企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企業採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已可大量生成文字和圖片,配合自己專業知識與提示(prompt),大幅增加生產力。但另一個角度看,由於生產力幾何級數飆升,價格必然降低,馬太效應下,強者越強,不少專業人仕或企業都為自己將來生存的空間開始感到擔憂。 然而,有危就有機,我認為人工智能將從兩大方向顛覆產業。首先,人工智能將進一步促進創造力和創新科技,尤其講求創意的行業。過往受技術和成本限制,創作只限於擁有專業技能和得到培訓的人。但各式各樣的智能手機APP應用與雲計算工具,現在更加上人工智能工具,任何人都可以將自己的天馬行空的想法變為現實,成為作品、產品或服務,為行業注入大量嶄新創意。與此同時,在人工智能的挑戰下,這些領域的專業人士將進一步突破傳統技術界限與框架,創作人工智能無法複製的優秀作品,把整個設計和創作行業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第二,顧客數據與模型將成為人工智能時代行業致勝的關鍵。雖然人工智能工具能幫助企業作出更準確的決策,但是它們的準確度與企業擁有數據的維度、數量和質量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擁有最多並有效使用數據的企業將能夠從人工智能革新中獲得最大優勢。因此企業應盡快評估其數據狀況,建立數據文化,採用現代化數據平台和數據集成技術,整合及統一來自內部和外部數據源頭,建立人工智能模型,創作獨有與即時的反饋迴路,才能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優勢,成為行業中的生還者與大贏家! 賴志偉 聯合創辦人及行政總裁Fimmick 賴志偉是香港數碼營銷技術集團 Fimmick 的聯合創辦人及行政總裁,致力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營銷技術和先進數據平台,為客戶提供專業的數碼營銷服務,幫助品牌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持續業務增長並取得實際成果。

特約內容 – HKBN

香港寬頻企業方案推出新世代企業網絡方案AegisConnect實時清晰了解網絡狀況助企業預測及防止網絡問題發生 (左起)香港寬頻持股管理人兼企業方案科技總裁及銷售工程副總裁葉智文、香港寬頻持股管理人兼企業方案行政總裁何達、香港寬頻持股管理人兼企業方案策略總裁許先耀。 在現今互聯網時代,企業進行數碼轉型勢在必行,但面對日新月異的網絡安全威脅,加上網絡架構變得更複雜,企業需要既可靠又靈活的網絡基建以應付IT人才短缺。有見及此,香港寬頻企業方案(HKBNES)破格推出一站式網絡方案AegisConnect,為客戶帶來由國際領先科技品牌支援的全方位網絡管理系統及全方位網絡安全防護兩大優勢,讓企業實時清晰了解公司的網絡狀況,配合HKBNES精英工程師團隊的全天候強大支援,確保公司IT營運安全暢順,助客戶全力推動業務創新發展。 AegisConnect專為中型至大型企業而設,旨在減輕客戶處理系統過往積累各種IT問題的壓力,同時加強業務韌性和效率。方案由HKBNES與在不同領域領先的技術夥伴包括世界知名科技品牌Check Point、Cisco、F5、Fortinet等共同打造,務求提供安全、穩定及容易管理的網絡基建,結合HKBNES業內領先的7×24技術支援,600多名具認證工程師和50多名在不同領域擁有CCIE資格的專家團隊會提供由諮詢、部署、管理到監察的一條龍服務。方案可同時提供全面的技術託管支援服務,助企業提升內部資源管理效率,釋放增長潛力、安心推動業務發展。 香港寬頻持股管理人兼企業方案科技總裁及銷售工程副總裁葉智文(Martin Ip)透露,AegisConnect不僅讓企業即時鎖定網絡故障源頭,更能通過智能用量趨勢分析,有助事故發生前及早防禦。「網絡服務不再單一,技術涵蓋的程度亦漸趨多元化,面對IT人才短缺,企業需要迎接的挑戰將愈來愈大,依靠AegisConnect來監控及管理網絡不單能精簡人手,甚至能一步到位迅速尋找網絡出現問題的源頭;另一方面,網絡保安在企業中是重中之重,做好網絡保安將令企業營運變得更為順暢及安心,但要做到全方位安全防護,已不像從前單靠防火牆及防病毒軟件,而是需要兼顧千變萬化的網絡威脅,並即時回應安全需求。」 香港寬頻持股管理人兼企業方案科技總裁及銷售工程副總裁葉智文(Martin Ip)簡介AegisConnect功能。 AegisInsight 儀表板協助客戶有效監察網絡表現 AegisConnect配備AegisInsight儀表板,只需一個界面,IT管理人員可輕鬆了解企業的網絡表現,並設置通知功能以及時得知系統異常情況,實時監察網絡健康。Martin補充,「客戶要透過AegisConnect平台來確認網絡正處於良好運作狀態,最佳方法是參考AegisInsight儀表板。顧名思義,AegisInsight並不單用以監管網絡,而是能夠提供洞見,給予更多資訊令客戶快速了解網絡狀態並及時作出適當決定,情況有如身體檢查時會量度各式維生指標,儀表板上顯示的正是網絡的維生指標,如果發現CPU或記憶體的應用已屆臨界點,系統即時自動發出警示予相關技術人員,在問題未發生前通知客戶,讓他們得知哪個地方出現異常,甚至在用家還未發現問題之前,已迅速找到問題所在,大大縮短回復及維修所需的時間;除了從維生指標監測以外,AegisInsight也會從用家角度出發,去審視網絡流量是否出現異常;情況有如身體檢查後,即使所有維生指標正常,卻總是覺得身體出了毛病,這時候就需要從用家角度詳細檢查問題所在,AegisInsight會將所有事故以時序形式排列,即使事故只在短時間出現,也仔細查找當中是否有任何蛛絲馬跡,協助企業及相關資訊科技人員排解疑難。」 AegisInsight儀表板及實時通知功能。 全方位網絡安全防護助企業安心推動業務發展 除此之外,Martin續指出企業另可按需隨時加配其他增值服務,例如量化式DDoS防護及全方位數碼屏障,包括次世代防火牆和域名系統(DNS)保護,解決業務的個別需求。「要全天候阻截DDoS攻擊,背後的挑戰十分宏大,AegisConnect為客戶提供17TB的強大流量保障,以免企業因DDoS攻擊癱瘓網絡而蒙受龐大損失。另一方面,目前不少釣魚(Phishing)攻擊均源自於DNS保護不足,因此及早在這方面做好保障,就不用擔心各式惡意攻擊入侵公司網絡。 總括來說,HKBNES透過數十年來建設及營運香港寬頻覆蓋全港網絡的豐富經驗及技術,與在不同領域領先的世界知名技術夥伴共同打造可靠、穩定及便於管理的新世代企業網絡服務,篩選了企業需要的最佳網絡保安功能,配合全面的技術託管支援服務,協助企業預測及防止網絡問題發生之餘,也助企業提升內部資源管理效率,釋放增長潛力,安心推動業務發展。 AegisConnect服務詳情:http://hkbnes.net/AegisConnect (資料由客戶提供)

GIS結合地理人工智能 在大數據時代的應用 @Esri China(Hong Kong)

GIS 結合地理人工智能在大數據時代的應用 @Esri China(Hong Kong) 隨着物聯網傳感器、衞星圖像以及實時數據的廣泛應用,人類社會進入大數據時代。科技業界一向有「80%數據都和地理空間有關」的說法。這些數據可以通過地理資訊系統(GIS)進行管理。不過,分析海量數據,往往需要大量的時間和人力。因此,地理人工智能(GeoAI)技術應運而生。AI非常着重應用場景,很多場景與地理空間數據密不可分。而GeoAI則是一種將地理資訊系統和人工智能結合的技術,它可以幫助我們更快速地分析和處理地理數據。 GeoAI可以通過各種技術實現,例如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和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等。 機器學習是一種人工智能技術,是GeoAI中最常用的技術之一。它可以讓電腦通過學習數據自動進行預測和決策。在地理資訊系統中,機器學習可以用於圖像識別(image classification)、地圖製作、地理資訊提取等方面。例如,我們可以利用機器學習技術,通過對衛星圖像進行分析,快速識別出某個區域內的建築物、道路、綠地等地理要素。 深度學習是機器學習的一個分支,它在GeoAI中也得到了廣泛應用。深度學習可以通過神經網絡模型(neural network models)來進行圖像識別、語音識別等任務。在地理資訊系統中,深度學習可以用於地形分析、氣象預測等方面。 此外,應用GIS來管理GeoAI與AI訓練數據(AI training data)可以提供更有效的數據管理和空間分析能力。GIS提供了數據庫管理功能,可以用於存儲和管理地理數據和AI訓練數據。數據庫可以組織地理數據屬性和空間信息,方便檢索。使用GIS工具,可以輕易整合地理數據,包括衞星圖像、地理座標等。這些地理數據可以用於GeoAI的訓練數據集,提供地理背景和空間特徵。同時,GIS可以用於數據的可視化,把地理數據和AI訓練結果以地圖形式呈現。 GeoAI的應用範圍非常廣泛,可以用於城市規劃、環境監測、物流和供應鏈管理、農業、自然資源管理等領域。就城市規劃和交通流量管理而言,GeoAI配合低地球軌道衞星影像(LEO)、無人機,以及閉路電視等,以大數據演算法分析,統計特定區域車輛進入的數目和逗留時間,評估其道路容量以至對周遭環境構成的壓力,便利當局對過往、現在的交通狀況有更深入、快速分析,以更精準地預測未來走勢,從而提升決策成效。 總括而言,GeoAI可以幫助我們更高效地管理和分析地理空間數據,特別是有效率地處理實時數據,從而優化城市規劃、環境監測、物流和供應鏈管理、農業、自然資源管理等領域。 徐開源 首席執行官Esri中國(香港)有限公司 徐開源測量師現為Esri中國(香港)有限公司的首席執行官。Esri是地理資訊系統(GIS)及地圖繪製軟件業的全球領導者。作為業界專業人士,徐先生是香港測量師學會資深專業會員,同時擔任該會土地測量組主席。

以智慧營運活化物業管理 @Good Century

以智慧營運活化物業管理 @Good Century 無處不在的高層建築,在香港造就了一個生機勃勃的物業管理業。為了回應業主、租戶日益嚴𧫴的要求,整個業界在人員、效率、安全等各方面都努力與時並進。然而,在傳統環境裡,提升服務水準意味更多的招聘,成本最終回歸客人身上,服務於是遇上難以突破的瓶頸。因此業界需要有別以往的方案,而智慧營運在此將成為一大助力… 水到渠成的智慧流程 智慧營運的意義,在不同行業也不盡相同。對人力密集的物管界來說,以智能系統代為執行繁鎖耗時的工作,除了讓昂貴人力用得其所,更可為客戶增添意想不到的價值。譬如說停車管理,屋苑住戶或已登記車輛抵達時,停車場車閘自動打開,然後應用程式為其導航至泊車位置。如果來車沒有紀錄,系統則往對講機發出警報,提示職員前來車閘。當偵測到逾時逗留或違泊的車輛,監察平台會自動將影像傳到智能對講機,保安憑此即可趕往處理。 各種科技元素環環相扣,組成一套「檢測、分析、傳達、處理」的智慧工作流程,大大減少了人的參與。原本需要前線經常駐留或巡邏的位置,改以智能閉路電視監測,令職員擁有更多時間與客人互動,建立良好關係。這套流程可延伸至其他領域,如器械維修、人流管理等,牽涉的技術能千變萬化,背後概念卻萬變不離其宗。 簡易聯動實現經營優勢 智慧營運雖可創造競爭優勢,但要確保執行順利,管理者需從多方考量:新系統帶來多少成本效益?現有系統要做哪些改動?該從哪方面開始智能化?答案常因企業而異。不過,摩托羅拉系統公司(Motorola Solutions, Inc.)與合作伙伴的成功案例,或可供有志創新者參考。 鄰近港鐵旺角東站的新世紀廣場,乃眾所週知的人流熱點,商場視來客的安全與舒適為己任,因此進行了三方面的提升: 一、扶手電梯監測:商場約40條扶手電梯的電流數據經傳感器採集,由雲端系統分析,出現細微異常時通知職員做預測性維護。 二、改善殘廁安全:傳感器探測殘廁的佔用與動態,如有倒地意外,附近保安憑對講機警報馳援。 三、空氣質素管理:監察各處溫度、濕度與CO2濃度,助商場營造舒適環境之餘,也節省能源,提高ESG信譽。 於商場而言,方案充份利用現存的無線電對講機與網絡基建,新增的只有LoRa傳感器及相關軟硬體,對舊系統改動自然不大,成本亦不高。於管理而言,藉雲端數據分析,可針對改善薄弱環節。於前線而言,系統分擔巡邏職責,能使他們更集中處理複雜要求。 智慧系統固能帶來開創性轉變,但人的角色依然不可或缺,營運者有效重編工作與安排訓練,才是令客人稱善的關鍵。 楊國棟 企業渠道銷售主管Good Century 楊國棟,冠恆集團的企業渠道銷售主管,多年來為不同公司提供營運與安全問題的解決方案。

探討智慧校園的IoT應用 @Million Tech

探討智慧校園的IoT應用 @Million Tech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就能發現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簡稱IoT)的蹤跡。無論是我們使用的電動牙刷、運動手環、信用卡NFC付款,甚至駕駛時使用的車Cam和導航系統,這些都是IoT的日常應用例子,通過IoT收集使用數據,令我們更了解自己的生活習慣,在商業和教育領域也是如此。其實現時IoT已在商業社會中大放異彩,各行各業已在應用IoT,一方面推動企業數碼轉型,另一方面通過收集的數據來提高效率。而要打造智慧校園,更應該從IoT著手。 RFID與IoT的關係 事實上,早在90年代初,就有電腦工程師開始研究感測器和處理器,但由於技術有限和設備笨重,未能普及應用。直到無線射頻辨識(RFID)標籤的出現和科技的發展,運算裝置體積開始變小,晶片也變得更小、運算速度更快,且越來越智能化,時至今日,RFID已廣泛被各界應用且被視為實現IoT 的關鍵技術。而我們日常最常使用的信用卡NFC技術也是利用RFID技術實現IoT應用。 IoT在校園中的應用可能性 然而,物聯網的應用遠不止於此。在教育領域,學校也可以利用IoT的力量來提高教學質量和運營效率。例如,學校可以安裝智能照明系統、溫濕感應器和監控系統,以實現學校日常的節能和保安管理。 然而,筆者認為IoT的應用除了打造智慧校園形象外,更重要的是解決老師工時過長、學校人手不足的根源問題。例如,學校圖書館,過去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及時間進行圖書盤點和管理,但利用RFID技術,可以快速盤點圖書、尋找指定圖書。甚至可以加設自助借還書機讓學生增加自助自理的習慣,同學只需要把幾本要借閱的圖書擺放在RFID的閱讀器上,再點按「借閱」,就完成借書過程,快捷準確的同時,系統已收集借還書的數據,有助了解最受學生歡迎的圖書類別,讓圖書館主任更容易制定切合學生口味的閱讀推廣計劃,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 此外,筆者認為學校的圖書館和特別室也可以借鑒企業的會議室,實施設施預約系統,供教師和學會幹事使用,讓他們更有秩序和條理地使用學校的設施。長遠來看,這種預約系統也可以應用在需要共享的學校和教學資源上,例如STEM教材、平板電腦、投影機等。通過RFID和預約系統,更容易掌握共享設施的分配和規劃,令學校可以善用資源,從而減少老師處理行政事務的時間。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創新,我們可以預見IoT在智慧校園中的應用將變得更加廣泛和深入。從學生的學習到校園的運營管理,IoT將為教育領域帶來更多的便利和效益。而筆者亦期待未來智慧校園的發展,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環境和學習機會。 謝小江 創辦人Million Tech萬碧發展 謝小江(Nelson)於1987 年成立Million Tech 萬碧發展,成為香港第一代資訊及科技初創企業,憑藉創新的商業頭腦,令公司成為行業的市場領導者。

物聯網的漏洞 @Network Box

物聯網的漏洞 @Network Box 在商業環境中,風險管理被定義為對財務風險的預測和評估,以及確定避免或最小化其影響的程序。但如何才能通過“管理”來理解、管理和減輕當今的網絡風險呢?不幸的是,在 IT 部門之外,大多數經理根本​​不了解(或不想了解)網絡威脅帶來的真正風險。 IT 經理通常不具備在網絡安全方面的企業思維和企業支出方面強制實施急需變革而所需的影響力。 事情要發展到多糟糕,人們才會注意到?在當今世界,我們面臨著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如果辦公網絡設置不安全,它們可以繞過組織的防火牆。不僅如此,在該辦公室中,通常在沒有任何規劃的情況下安裝了越來越多的智能“連接”設備,從而產生了辦公室打印機、傳真機、電話、視頻監控、網絡攝像頭和複印機,這些設備可用於在辦公網絡內部進行間諜活動,也可以在辦公網絡外部攻擊第三方。 一旦黑客找到您的設備,只需使用 ADMIN / 123456 登錄即可危及許多設備。 用於互聯網設備的 SHODAN 搜索引擎被 CNN 稱為“互聯網上最可怕的搜索引擎”。該引擎本身宣稱它可以幫助您找到暴露的在線設備,包括“網絡攝像頭、路由器、發電廠、iPhone、風力渦輪機、冰箱和 VoIP 電話” ,福布斯稱 SHODAN 為“可怕的”。該系統收集數十億個互聯網連接設備和服務的信息。 嚴峻的現實是,大公司和政府部門正在以企業繁文縟節的緩慢速度前進。而黑客和犯罪組織,正以互聯網的速度移動。 不難看出現在誰佔上風。人們不應該忘記另一個不幸的現實,那就是潛在的受害者需要成功地保護自己免受無休止的攻擊;而黑客只需要成功入侵一次。 然而,儘管存在所有這些事實,仍越來越多的媒體頭條新聞強調全球範圍內對公司和政府的成功攻擊,但大多數高級管理人員仍然忽視網絡威脅。 然而,成功的攻擊規模越大(通常數百萬個個人數據賬戶被洩露),整個世界似乎對所涉及的震驚現實就越麻木。雖然您可以相當輕鬆地更改密碼,但您無法輕鬆更改您的社會安全號碼、護照號碼、家庭住址或手機號碼。隨著成功入侵的數量不斷增加,犯罪分子越來越清楚地了解我們的個人身份信息,我們都變得更加脆弱。 不幸的是,組織一次又一次地在成為網絡攻擊的受害者後才認真考慮其網絡安全。有時,甚至那時也沒有。 公司的私人數據一旦丟失,您將無法取回或回復。一旦客戶的個人信息被盜,您就無法輕易重新獲得客戶的信任。通過在線攻擊被盜的錢就像從裝甲車中被盜的錢一樣真實。 網絡攻擊可確實在現實世界中造成非常明顯的損害。 沒有時間可以浪費,今天就需要得到適當的保護。 Michael Gazaley 董事總經理Network Box 有限公司 Michael Gazeley 是 Network Box 的董事總經理兼聯合創始人;全球領先的託管安全服務提供商。Michael  在信息技術領域擁有三十多年的經驗,被公認為網絡安全領域的關鍵人物。他得到了世界著名的ISC2(國際信息系統安全認證聯盟)的認可,並授予他首個亞太信息安全領導成就獎。

結合ESG及生成式人工智能 為下一代繼續推動可持續發展 @GreenTomato

結合ESG及生成式人工智能 為下一代繼續推動可持續發展 @GreenTomato ESG是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要素。隨著疫情衝擊全球經濟,氣候變化問題愈趨嚴峻,企業須從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三大方面考慮年度策略及措施,為實踐長期目標奠定基礎。 有見及此,探索如何透過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推動可持續發展,為GreenTomato未來發展的重要方針。這種被業界視為具潛力的人工智慧,將為各行各業帶來顛覆性的轉變。 Team Alpha是GreenTomato專門研發人工智能的部門,Anita作為團隊中資歷深厚的技術架構師分享:「我們的任務是帶領公司不同部門,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重新定義行業標準,為社會帶來轉變。」同時作為人工智能技術的提倡者,Anita樂於聯繫社會各界,發掘人工智能及機器學習的奧秘,帶領團隊實現具前瞻性的想法。 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多種方式推動ESG和可持續發展。它善於辨識常態和趨勢以供決策,提升運營效率並減少浪費;在運作中提供預測模型以進行資源分配和風險管理,為可持續生活方式提供個人化建議,並協助企業和政策制定者作出更明智的決策。例如,生成式人工智能可用於分析建築物的能源消耗模式,找出可降低能源使用的領域。它亦可預測天氣模式,幫助機構應對極端天氣事件。 Anita 強調,在人工智能時代,打破固有生態,促進跨部門合作,才可有效發揮人工智能的潛力,造福社會。 訓練及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如同把一個孩子養育成人 除了技術架構師這個身份,Anita 亦是一位新生嬰兒的母親。她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成長與撫養孩子的過程相似,兩者皆需須應用教育學(Pedagogy)及擁有反覆試驗(Trial and Error)的精神,才能達致成功。 「教育學」 指的是通過不同的培訓方法,達到不同的效果。同樣地,在採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過程中,可運用不同的算法和模型實現不同的結果,再綜合結果組織解決方案。 「反覆試驗」 精神為應用「教育學」的必備條件,意指從錯誤中不斷改進,並給予適當的鼓勵(Reward Function)。Anita 強調:「耐性是不可或缺的,不論是撫養孩子還是訓練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模型,成功都需要付出時間,沒有不勞而獲。」 放眼未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不確定性象徵著一股巨大潛力,將顛覆我們探索可持續發展的構思,為未來帶來無限機遇。GreenTomato希望綜合各方考量,大膽構思,靈活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大力推動可持續發展,為下一代帶來更美好的生活。 Anita Wong Green TomatoTechnology Architect Anita現為Team Alpha的技術架構師。Team Alpha是一個致力於重新定義創新科技行業標準的研發團隊。她的目標是與團隊一起掌握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向世界展示GreenTomato的專業知識及研究成果。

AI與網路:雙向奔赴 賦能未來 @Commscope

AI與網路:雙向奔赴 賦能未來 @Commscope 人工智慧(AI)作為一種強大的技術,正日益改變著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 而網路作為現代社會最重要的基礎設施之一,與AI之間彼此影響,協同創新,深刻影響著人類的未來 網路賦能AI 網路對於AI模型訓練的效率和節能越來越重要,尤其是在以ChatGPT為代表的大語言模型(LLM)的場景下,每次模型的訓練都會有數千個GPU同時參與計算。 計算的過程是由高頻次的計算和通信過程交替構成。 因此,如果沒有機制對通信過程中的時效性和可靠性進行保證,那麼隨著通信過程的延遲,將導致計算過程的推遲。 並且因為計算和通信的過程會被頻繁的執行,任何微小的延遲都會被像滾雪球一樣被放大,嚴重影響AI訓練計算的效率。 改進網路傳輸,提升AI效率的主要的技術有以下幾個方面: AI賦能網路 隨著網路範圍的擴大和接入使用者的增加,網路的複雜程度日益增加。 利用AI來實現網路的優化,智能化運營維護以及提升網路安全防護能力等都是目前網路技術研究的熱點 3. 利用AI提升網路安全防護能力:機器學習演算法可以分析大量的數據,識別人類難以檢測的模式和異常,並可以持續的學習和適應,在惡意軟體檢測,網路釣魚檢測,網路行為分析,安全日誌分析等方面可以大大提升網路防護能力 隨著AI和網路的協同發展,不斷融合,一方面能大大提升AI的效率,加快AI創新的速度; 一方面可以讓網路更加智慧化,提升用戶體驗。 AI和網路雙劍合璧,必將深刻改變人類社會的生產生活方式,實現社會生產力的整體提升。 高偉 中國區技術總監RUCKUS

周身刀 ChatGPT 如何變身特定行業專家 @Sleekflow

周身刀 ChatGPT 如何變身特定行業專家 @Sleekflow 相信不少人日常工作已經離不開 ChatGPT ,寫電郵、做翻譯、寫文章都十分方便。不過,ChatGPT 直接運用於商業情境(例如充當客服回覆客人)仍有難度,因為答案準確度不一致、有時會捏造事實,而且屬於通用 AI 模型,學習的數據非常廣泛,產生的答案也自然有機會包括競爭對手資料、惡意網路評價。 ChatGPT 的技術突破是「自然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其他解決商業問題的重要能力,如掌握品牌知識來推薦產品、運用邏輯思考來解決客人問題,還需要從數據來源管理、軟體整合技術、用戶體驗(UIUX)設計方面補足。 OpenAI 已經對外開放 API 接口,讓軟件工程師連通企業的內部知識庫及其 AI 模型來建立 chatbot。Chatbot 接收指令(prompt)後,在企業的內部知識庫找到所需的資訊,並將結果轉換為符合自然對話情境的回應。這樣做確保機器學習的資料來源經過企業篩檢,排除不真確、不相關的網路資料,變相是將 ChatGPT 升級為行業專家。攜程網站(Trip.com)的AI 在線客服便是整合了 Open AI API 及其網站資訊,網站訪客輸入旅行相關問題,即可獲得他們自家的航班、飯店、交通、旅遊行程建議。 近年消費者愈來愈喜歡用即時通訊軟件來聯絡商家,例如 WhatsApp、Messenger、 IGDM ,認為比打電話方便,比電郵更隨性。因此,企業想利用 ChatGPT 來自動化和客人交流的過程,也必須考慮將 chatbot 融入這些介面,讓客人直接在常用的手機程序聯絡 AI 在線客服,而不是一離開網站即時聊天室,就再也找不回對話紀錄。在這方面,不少社交媒體龍頭都有推出 API 接口,如 Meta 的 WhatsApp Business API、LINE 的 Messaging API,均為企業連接通訊軟件及外部系統提供了便利。 客人不知如何開啟或延續對話、客人認為 AI 答案幫不到他、客人想要更人性化的互動都是常見的用戶體驗問題。所以,AI chatbot 可以考慮加入「建議問題」,讓客人以選擇對話按鈕的方式,發出預設問題。另外,AI 回覆應該要寫明資料出處(citation),方便客人瀏覽網頁 URL 查證。最後,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