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專欄 – 如何在創業元年讓你的初創展翅翱翔

如何在創業元年讓你的初創展翅翱翔 香港從 10 年前興起的初創熱潮現已日趨薘勃,隨著眾多本土獨角獸的誕生更促使各持分者紛紛加碼投入創科盼香港能成為亞洲矽谷。CheckMate 及 HammerAI 的創辦人 KW 將會分享如何在這熾熱的創科時代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創業支援。 棋局開步即致勝關鍵選擇合適的創業支援助你事半功倍 創辦人於創業初期通常會先加入孵化器以獲取全方位的協助,而香港最為人熟悉的兩家孵化器分別為「香港科學園」及「數碼港」。要知道那一家孵化器更適合你的初創前,先要了解兩家孵化器的分別。香港科學園專注於 R&D 和 Deep Tech 的科技創新及科研成果的商業轉化,設有微電子中心及先進製造業中心等科研設施配套能有效幫助前期缺乏資源的 startup 完成 MVP。因此有不少尖端科技的科創如 DJI、商湯科技及思謀科技等都起源於香港科學園 而數碼港則專注於創新思維並協助落實其創新想法,不論是商業模式的革新還是創新科技的研發都能獲得支援。故此不論是 GoGoX、Klook 等商業平台,或是生物科技初創 Gense Technology 或 Web3 元宇宙初創 Animoca Brands 都是數碼港支援的初創公司。由此可見,創辦人選擇與自己的項目業務相近的孵化器便能在創業的路上事半功倍。 香港創業 Funding X-ray創辦人帶你拆解創業基金支援的奧秘 除了孵化器的支援配套外資金支援亦同樣重要,香港的創業資金種類五花八門於不同領域的都有相應的資金支援。而科技相關的早期創業項目大多數會選擇科學園或數碼港,雖兩者都能幫助你的初創成長但金額和使用限制卻各有不同。因此本人將會分享一些個人淺見希望能助各位解惑。 香港科學園 科學園的 Ideation Program 為期一年時間分兩期發放 $100,000 現金資助, 第二期 $50,000 資助則於成功入選下一階段 Incubation Program 才會發放。而當你成功入選 Incubation Program 後,恭喜你將會獲得 $1,290,000 的資金資助。但當中有約有 $450,000 為租金資助可供創辦人於科學園內或香港其他地方租用辦公室,而其餘約 […]
新生代專欄 – Web3 代幣困境

Web3.0 代幣困境 代幣的角色 區塊鏈與加密貨幣關係密不可分 – Web3 作為一種去中心化價值網絡,在其網絡內,一切價值都會被代幣化 – 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價值,就是區塊鏈網絡的使用權。舉例 – 假設我需要使用以太坊的某個去中化交易所做交易,便需要持有以太坊代幣 (ETH) 以支持交易費 (GAS fee)。除此之外,該生態的現時的價值及社群對其未來的價值,亦反映在其代幣的價值當中。項目方或者生態基金會通常都會以代幣激勵社群,如使用者成為驗證者,替其區塊鏈執行交易,驗證者亦會得到代幣獎勵,因此形成一個去中心化運營模型。 代幣之好 在傳統初創運營底下,營銷成本僅次於開發成本。完成產品開發周期,初創團隊往往要花費大量時間金錢為項目營銷,尋找使用者。加密貨幣發展至今十數年歷史,市場上亦得到一定認可,容易為代幣找到發行商、交易所、流動性等生態配套,因而令代幣能夠成為有效的激勵機制。不少項目方在早期因而可以令用空投代幣(通常是同質化代幣)的預期吸引大量使用者成為早期支持者以試用產品、提供意見及帶動社群營銷等。由其是需要冷啟動(Cold Start) 才能發揮作用的平台,以代幣激勵獲客絕對是事半功倍。相比起傳統的產品開發及營銷模式,這樣的流程可以有效減低獲客成本,令初創團隊可以將資金投放於產品研究及其他方面。 代幣的潛在挑戰 真的每個產品都需要代幣嗎? 這個問題一直在 Web3 社群中一個恆常的熱議。在某些情況下,引入代幣機制甚至可能會影響項目的未來發展。以Web3遊戲為例,上一個周期 GameFi 的爆發令 Web3 遊戲得到注目,玩家數目指數式上升後隨即暴跌 – 箇中有幾個啟示。其中在於大量玩家以代幣空投預期來參與遊戲,回歸到項目開發的角度去審視,這個極速獲客的過程其實會令初創團隊早期難以判斷產品是否能夠真正迎合市場,到底用戶數據上升是由代幣空投預期所致,抑或是產品功能吸引,單從數據看實在難以分辨,所以初創往往因此不能定出長遠有利項目發展的開發藍圖。不少 Web3 遊戲界亦因而被垢病重視代幣多於遊戲體驗。 其二,如代幣單純用以獎勵,而未有完整勾劃代幣未來的用途(如去中心化治理),很可能會間接鼓勵代幣持有者售出代幣,造成拋壓,令代幣價格下跌,動搖社群及投資者信心。初創項目的估值因而會受到影響,從而令下一輪融資大受影響,特別是對於未達致正現金流的公司來說,更需要加倍小心。 其三,代幣空投預期會引來一眾空投獵人(以千方百計獲取空投賺錢的人) 。他們會使用程式挑戰項目方設定的機制,務求以最高效率方法獲取到代幣,這類型的用戶通常會令產品體驗變差。舉個例子,玩家只為了賺錢參與遊戲,而不為整個生態作出貢獻,這些負面行為會削弱整個生態,令遊戲體驗變差。這亦是動機擠擁理論(Motivation Crowding Theory)的經典體現。 代幣的未來 隨著人工智能的受到關注,使用機器學習去建立模型可能會為行業帶來曙光 – 例如模型可以根據過往不同項目的用戶數目、代幣供應、代幣價格、使用加權回歸來預測特定時間內的代幣價格。這類型技術會為 Web3 帶來改變,畢竟人工智能最需要數據,而去中心化世界最豐富的也是數據。 代幣模型是 Web3 世代底下的新概念,往往亦是一眾傳統創業者在去中心化框架下面對的難題。成也代幣,敗也代幣 – 這也是Web3創新面的對困境。回歸到用戶角度,價值沒有 Web2 或 Web3 之分,甚麼會為用戶長遠帶來價值,這是我們需要思索的問題。 Kyle Leung專欄作家 Blockbusters […]
臥龍藏龍 – 科創企業的建構原理與產業化策略臥龍藏龍

科創企業的建構原理 與產業化策略臥龍藏龍 筆者從2000年開始協助初創企業撰寫融資計劃,見證不同年代不同背景的初創企業興衰成敗的周期升跌。樂見現今談論初創以至科創發展的專業人士越來越多,我亦責無旁貸決心要把我過去廿載學習的知識、與初創互動的自身經驗,藉着這個科創策略系列教材發表,期望能對廣大中華初創生態系統社群有所裨益。 Jeffry Timmons[1] 於1971年在他的博士論文發表了創業模型,主張市場機會(Market Opportunity)可能是啟動創業的原因。但是投資人通常都把人才(Talented People)設定為最重要的因素。究竟有人先,還是有商機先呢? 創業的初心與動機 如果把玄學的命與運比擬在企業形成的架構過程,那麼由企業的人才資源組成的團隊(Team)就是本命,是創業內在先決的核心企業能力,這包括創辦人及團隊的行業背景、技術能力、團隊的完整性。而成功的關鍵在於天時、地利、人和、加上後天努力策略地執行,這些都可看成是運氣的加持。當找到有能力執行業務的團隊,同時要明瞭創辦人團隊的初心與動機是甚麼。初心(Intent)是指做某件事情之前所持有的信念和價值觀,動機(Motivation)則是指做某一件事情的原因,動機可以是內在或外在的,並且可以隨著時間和環境的變化而改變。賺錢只是用來維持團隊營運待必要過程,初心及動機可以更加宏大高尚。投資者與創辦人的初心要一致,才可避免預期的落差。 由市場主導的創業 市場機會的形成通常是源自需求大於供應,然而要把握市場機會還涉及更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因為創新研究產生更優秀的方案,可能是因為質素的提升令顧客滿足感大大提升,又或者是因為科技進步而令生產成本下降而衍生的價格競爭優勢。如果市場機會是來自技術趨勢帶動的,例如數位資產、虛擬貨幣、區塊鏈技術,是來自民間發明或發現的創新技術、模式、標準而激發的嶄新需求,這些從前不察覺不存在的技術方案,因為某學者某企業的推動而熱鬧起來。人才團隊與市場機會主導的創業有著不可分割的因果關係。 外在資源力量加持 由零開始建構一個企業繼而進入產業化所需要的外在因素(Exogenous Factors)不單止是資金,若能符合市場趨勢及國家政策更可以加速業務發展。人才團隊除了有研發能力以外,企業的領導力是成功關鍵。領導力的意思是要全面地由內至外都能解決經營的挑戰。在有限資源的大前提下,初創更要以簡約原則(Principle of Parsimony)為座右銘,並以精明合法的手段取得外在資源。要得到外在資源力量的加持,創業團隊必須能有效地向擁有資源的持份者表達自己創業的初心、動機、產品技術的優勢、業務計劃的周詳,方能確保企業能持續營運, 研究成果轉化產業 將大學科技研究成果轉化為產業是當今政府與學界共同努力的目標,而評估研究成果的潛在商業價值並沒有精密的算式可以依據。技術完備等級(Technology Readiness Level,簡稱TRL)最初由美國太空總署於20世紀70年代開發,用於太空探索技術。自21世紀初以來,美國國防部一直使用該等級進行採購,用於評估技術在採購階段成熟度的方法。歐盟委員會在2010年建議歐盟資助的研究和創新項目採用該等級。自此,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發布了ISO 16290:2013標準,進一步規範了TRL等級。TRL有9個等級,但是完備程度(Readiness)並不一定與技術成熟度(Maturity)相符。雖然ISO發表了詳細的評估指引,但要遵從每個細節的分析也需要訓練及費時。 大學一向重視保護知識產權,以申請專利、註冊商標或著作權來實現價值。政府透過支援大學內部的知識轉移工作以推動科研技術商業化已經超過十年,如何激勵大學教授及科技人才思考企業化仍然需要努力。近年我們透過創投基金,除了投融資安排,還協助大學團隊尋找合適的商業夥伴、制定富競爭力的商業計劃。我們期待於今年推出的「產學研1+計劃」(RAISe+ Scheme),與政府携手創造更多高端的科創企業。 Mingles TsoiChief eXploration OfficerParticleX 蔡明都先生現任 ParticleX 粒子創投首席探索官,主力投資於具有實踐而創新技術的初創企業。蔡先生在年輕人創業及社會創新的實踐經驗豐富,曾被香港政府特委任為青年發展基金工作小組增選委員及社會企業諮詢委員會委員。蔡先生致力推動香港創科發展,經常為科技初創比賽及大學的創業支援計劃擔任專業評審
臥虎藏龍-如何使用ChatGPT進行SEO的內容臥虎藏龍

如何使用 ChatGPT 進行 SEO 的內容 在當今的數字化時代,搜索引擎優化(SEO)已成為網站獲取流量、提高可見度的關鍵工具。為了有效地進行SEO,關鍵字研究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討論如何使用OpenAI的語言模型ChatGPT進行關鍵字研究,以提高你的SEO表現。 使用Google建議和相關關鍵字進行關鍵字研究 首先,我們需要在Google的關鍵字建議和相關關鍵字中進行關鍵字研究。當你在Google搜索欄中輸入一個詞語時,Google會提供一系列的關鍵字建議。這些都是用戶常搜尋的關鍵字,因此,它們可以作為關鍵字研究的出發點。 此外,你還可以查看Google搜索結果頁面下方的“相關搜索”部分。這部分顯示的關鍵字也是基於用戶搜索行為而生成,因此,它們也是進行關鍵字研究的好資源。 使用ChatGPT進行關鍵字研究 一旦你收集了一些Google建議和相關關鍵字,你就可以開始使用ChatGPT進行關鍵字研究了。請注意,ChatGPT的訓練數據截止於2021年9月,因此,它可能不會反映出最新的搜索習慣和趨勢。然而,它仍然可以為你提供有關如何使用和組織關鍵字的寶貴建議。 要使用ChatGPT進行關鍵字研究,你可以將收集到的關鍵字輸入到ChatGPT中,並讓它生成相關的文本。這些文本可以幫助你理解這些關鍵字如何在實際的語境中被使用,從而使你能夠更有效地將這些關鍵字整合到你的網站內容中。 使用ChatGPT寫作博客文章 當你完成關鍵字研究後,你可以開始使用ChatGPT寫作博客文章了。你可以將你的關鍵字輸入到ChatGPT中,並讓它生成一篇以這些關鍵字為中心的文章。 此外,你還可以將Google的搜索結果頁(SERP)結果輸入到ChatGPT中。ChatGPT可以分析這些結果,並提供有關如何改進你的網站排名的建議,最後,為了提高人性化的內容,請務必閱讀一次,及輸入自己與該行業的經驗,以提高較為個人化的內容,不至於成為純粹的 AI 內容。 總的來說,使用ChatGPT進行關鍵字研究和博客寫作可以為你的SEO策略帶來巨大的好處。藉由結合Google關鍵字建議、相關搜索和ChatGPT生成的文本,你可以創建出高質量、具有針對性的網站內容,從而提高你的SEO排名。 Ivan So專欄作家 擁有 18 年的經驗關於 SEO,WordPress 網站,電子商務方面,Ivan 建造了 50 個網站來測試 SEO 性能,一些網站的表現非常好,最後賣給了不同的公司。5 本暢銷 Amazon電子書關於數碼營銷、香港 Mailchimp 唯一合作夥伴及官方認證、香港 Mailerlite 唯一專家認證。
數碼港助力初創起飛 @Cyberport

數碼港助力初創起飛 @Cyberport 作為香港數碼科技旗艦及初創企業培育基地,數碼港匯聚超過 1,900 間社群企業,致力促進金融科技、智慧生活、數碼娛樂應用,領香港成為智慧城市。 數碼港一直積極培育科技人才,擴大創科人才庫,打造蓬勃的創科生態圈。數碼港一系列創業培育計劃,滿足創業家在不同階段的需要,為初創企業提供的支援不僅限於現金資助,亦包括培訓、師友計劃及業務諮詢、業務發展及加強人脈、同業認可及認證、本地及環球業務網絡支援、以及宣傳及推廣支援等。這些支援有助於協助初創企業增強技能、拓展業務、建立人脈、增加品牌曝光率等,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和市場地位。 數碼港創業支援計劃總覽 「數碼港創意微型基金計劃」是初創企業的起步點,為企業提供港幣10萬元的起動基金,在6個月內支持發展具創新、創意的數碼科技點子及早期初創企業的成長。其中青年創業計劃組別為18歲至30歲的申請人而設,讓年輕創業家有更多發展機會。完成數碼港創意微型基金計劃後,初創企業若申請數碼港培育計劃,可獲得優先考慮。 「數碼港培育計劃」為初創企業帶來更全方位創業支援,協助創業家在早期、驗證、成長及擴展階段快速擴展業務。計劃為期24個月,受培育公司可獲得多項支援,包括港幣50萬元的財務資助、免費的工作室、進入數碼港社區資源以及與創業家和投資者會面的機會。 參加數碼港創意微型基金或數碼港培育計劃的公司畢業後,可以參與「數碼港加速器支援計劃」。計劃為培育計劃的畢業生提供最高達30萬港元的資助,用於開拓海外及投資市場,包括辦公室租金、薪金津貼、市場及推廣費用津貼等。 初創企業在參與上述計劃的同時,可透過參與「海外及內地市場推廣計劃」獲得高達 20 萬港元的開支資助,參與海外或內地業務拓展代表訪問圑、於外地成立公司及拓展線上線下營銷服務等,以幫助他們將業務擴展到內地和海外市場。 持續優化培育計劃 數碼港不斷優化培育計劃,以吸納更多高潛力初創企業,自2023年6月起,數碼港培育計劃每年的申請時段由每年三次調整至每年四次,為初創企業帶來更大的靈活度、更多的申請機會。 計劃成果 二十年來,數碼港見證著不少企業由初創搖身一變成出色的企業,其中包括六間獨角獸如眾安國際、Animoca Brands、GOGOX、TNG Wallet、WeLab Bank及Klook。其中,數碼港培育的首間獨角獸企業GOGOX更於2022年6月在香港交易所成功上市。 若想了解數碼港創業家計劃詳情,可參考以下網站並提交申請。
人工智能世代下,創造力加數據是企業致勝的關鍵 @Fimmick

人工智能世代下創造力加數據是企業致勝的關鍵 @Fimmick 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技術正以驚人的速度改變我們的日常生活,尤其 ChatGPT 推出後,不少人已改變工作模式,企業更大大增加對人工智能的應用與投資。繼農業、工業革命後,今波的AI革命,會為第三產業的服務企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企業採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已可大量生成文字和圖片,配合自己專業知識與提示(prompt),大幅增加生產力。但另一個角度看,由於生產力幾何級數飆升,價格必然降低,馬太效應下,強者越強,不少專業人仕或企業都為自己將來生存的空間開始感到擔憂。 然而,有危就有機,我認為人工智能將從兩大方向顛覆產業。首先,人工智能將進一步促進創造力和創新科技,尤其講求創意的行業。過往受技術和成本限制,創作只限於擁有專業技能和得到培訓的人。但各式各樣的智能手機APP應用與雲計算工具,現在更加上人工智能工具,任何人都可以將自己的天馬行空的想法變為現實,成為作品、產品或服務,為行業注入大量嶄新創意。與此同時,在人工智能的挑戰下,這些領域的專業人士將進一步突破傳統技術界限與框架,創作人工智能無法複製的優秀作品,把整個設計和創作行業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第二,顧客數據與模型將成為人工智能時代行業致勝的關鍵。雖然人工智能工具能幫助企業作出更準確的決策,但是它們的準確度與企業擁有數據的維度、數量和質量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擁有最多並有效使用數據的企業將能夠從人工智能革新中獲得最大優勢。因此企業應盡快評估其數據狀況,建立數據文化,採用現代化數據平台和數據集成技術,整合及統一來自內部和外部數據源頭,建立人工智能模型,創作獨有與即時的反饋迴路,才能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優勢,成為行業中的生還者與大贏家! 賴志偉 聯合創辦人及行政總裁Fimmick 賴志偉是香港數碼營銷技術集團 Fimmick 的聯合創辦人及行政總裁,致力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營銷技術和先進數據平台,為客戶提供專業的數碼營銷服務,幫助品牌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持續業務增長並取得實際成果。
特約內容 – HKBN

香港寬頻企業方案推出新世代企業網絡方案AegisConnect實時清晰了解網絡狀況助企業預測及防止網絡問題發生 (左起)香港寬頻持股管理人兼企業方案科技總裁及銷售工程副總裁葉智文、香港寬頻持股管理人兼企業方案行政總裁何達、香港寬頻持股管理人兼企業方案策略總裁許先耀。 在現今互聯網時代,企業進行數碼轉型勢在必行,但面對日新月異的網絡安全威脅,加上網絡架構變得更複雜,企業需要既可靠又靈活的網絡基建以應付IT人才短缺。有見及此,香港寬頻企業方案(HKBNES)破格推出一站式網絡方案AegisConnect,為客戶帶來由國際領先科技品牌支援的全方位網絡管理系統及全方位網絡安全防護兩大優勢,讓企業實時清晰了解公司的網絡狀況,配合HKBNES精英工程師團隊的全天候強大支援,確保公司IT營運安全暢順,助客戶全力推動業務創新發展。 AegisConnect專為中型至大型企業而設,旨在減輕客戶處理系統過往積累各種IT問題的壓力,同時加強業務韌性和效率。方案由HKBNES與在不同領域領先的技術夥伴包括世界知名科技品牌Check Point、Cisco、F5、Fortinet等共同打造,務求提供安全、穩定及容易管理的網絡基建,結合HKBNES業內領先的7×24技術支援,600多名具認證工程師和50多名在不同領域擁有CCIE資格的專家團隊會提供由諮詢、部署、管理到監察的一條龍服務。方案可同時提供全面的技術託管支援服務,助企業提升內部資源管理效率,釋放增長潛力、安心推動業務發展。 香港寬頻持股管理人兼企業方案科技總裁及銷售工程副總裁葉智文(Martin Ip)透露,AegisConnect不僅讓企業即時鎖定網絡故障源頭,更能通過智能用量趨勢分析,有助事故發生前及早防禦。「網絡服務不再單一,技術涵蓋的程度亦漸趨多元化,面對IT人才短缺,企業需要迎接的挑戰將愈來愈大,依靠AegisConnect來監控及管理網絡不單能精簡人手,甚至能一步到位迅速尋找網絡出現問題的源頭;另一方面,網絡保安在企業中是重中之重,做好網絡保安將令企業營運變得更為順暢及安心,但要做到全方位安全防護,已不像從前單靠防火牆及防病毒軟件,而是需要兼顧千變萬化的網絡威脅,並即時回應安全需求。」 香港寬頻持股管理人兼企業方案科技總裁及銷售工程副總裁葉智文(Martin Ip)簡介AegisConnect功能。 AegisInsight 儀表板協助客戶有效監察網絡表現 AegisConnect配備AegisInsight儀表板,只需一個界面,IT管理人員可輕鬆了解企業的網絡表現,並設置通知功能以及時得知系統異常情況,實時監察網絡健康。Martin補充,「客戶要透過AegisConnect平台來確認網絡正處於良好運作狀態,最佳方法是參考AegisInsight儀表板。顧名思義,AegisInsight並不單用以監管網絡,而是能夠提供洞見,給予更多資訊令客戶快速了解網絡狀態並及時作出適當決定,情況有如身體檢查時會量度各式維生指標,儀表板上顯示的正是網絡的維生指標,如果發現CPU或記憶體的應用已屆臨界點,系統即時自動發出警示予相關技術人員,在問題未發生前通知客戶,讓他們得知哪個地方出現異常,甚至在用家還未發現問題之前,已迅速找到問題所在,大大縮短回復及維修所需的時間;除了從維生指標監測以外,AegisInsight也會從用家角度出發,去審視網絡流量是否出現異常;情況有如身體檢查後,即使所有維生指標正常,卻總是覺得身體出了毛病,這時候就需要從用家角度詳細檢查問題所在,AegisInsight會將所有事故以時序形式排列,即使事故只在短時間出現,也仔細查找當中是否有任何蛛絲馬跡,協助企業及相關資訊科技人員排解疑難。」 AegisInsight儀表板及實時通知功能。 全方位網絡安全防護助企業安心推動業務發展 除此之外,Martin續指出企業另可按需隨時加配其他增值服務,例如量化式DDoS防護及全方位數碼屏障,包括次世代防火牆和域名系統(DNS)保護,解決業務的個別需求。「要全天候阻截DDoS攻擊,背後的挑戰十分宏大,AegisConnect為客戶提供17TB的強大流量保障,以免企業因DDoS攻擊癱瘓網絡而蒙受龐大損失。另一方面,目前不少釣魚(Phishing)攻擊均源自於DNS保護不足,因此及早在這方面做好保障,就不用擔心各式惡意攻擊入侵公司網絡。 總括來說,HKBNES透過數十年來建設及營運香港寬頻覆蓋全港網絡的豐富經驗及技術,與在不同領域領先的世界知名技術夥伴共同打造可靠、穩定及便於管理的新世代企業網絡服務,篩選了企業需要的最佳網絡保安功能,配合全面的技術託管支援服務,協助企業預測及防止網絡問題發生之餘,也助企業提升內部資源管理效率,釋放增長潛力,安心推動業務發展。 AegisConnect服務詳情:http://hkbnes.net/AegisConnect (資料由客戶提供)
專訪政府資訊科技總監 – 黃志光先生,JP

產業洞見 專訪政府資訊科技總監 黃志光先生,JP 政府多管齊下壯大本港創科人才庫 配合創科發展藍圖籲業界各持份者把握機遇 迎香港創科界「黃金時代」 香港政府銳意發展創科,積極裝備我們年青一代在二十一世紀所需的才能,培育未來為國家和香港貢獻的創科人才。特區政府在2022年12月公布《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就香港未來的創科發展,制定清晰的方向和重點策略。我們有幸專訪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資科辦)總監黃志光先生 Tony,了解港府對教育科技發展以及新型人工智能技術的看法。 中小學創科教育計劃 成果驕人本財政年度獲增撥3億元延續計劃 資科辦多年來亦一直與教育局合作,相互配合推動資訊科技教育以配合21世紀的多元教育需求。而於 2020 年和2021年推出「中學 IT 創新實驗室」及「奇趣 IT 識多啲」計劃[1],分別資助中小學舉辦與資訊科技相關的課外活動,從小培養學生對創科的興趣和科學探究精神,為他們打好創科知識的根基。「我們(資科辦)一直非常重視科技教育,自兩個計劃推出以來,截至今年4月,已經收到78%中小學提交資助申請,當中超過九成近1150個申請已獲得批核,涉逾 3 億港元的資助金額。」 由於學界、創科業界和相關持份者對計劃反映十分踴躍,更獲增撥3億元,延續現行「中學IT創新實驗室」計劃,在往後三個學年繼續向每所公帑資助中學提供最高100萬元的資助,舉辦與資訊科技相關的課外活動及購置所需的設備和服務。 業界宜把握EdTech發展機遇忌「為科技而科技」忽視學習需求 近年來,在世界各地,EdTech(教育科技)已成為教育轉型的一個重要元素。當我們詢問到關於香港的 EdTech 發展進程時,Tony表示資科辦一直密切關注本港教育科技及教育生態系統發展,教育科技亦被數碼港和香港科技園列為重點發展領域之一,以數碼港為例,已有約180間教育科技初創企業,研發相關的方案;更為配合教育界STEAM教與學需要,教育局與數碼港合辦全新的「學校STEAM統籌人員創新科技專業培訓課程」,內容涵蓋人工智能機械人、綠色科技、樂齡科技、金融科技等創新科技主題。此外,全球頂尖的科技公司如Microsoft、Apple、AWS和華為等亦在香港推動教育科技。 教育科技潛力巨大,Tony 鼓勵各持份者把握機遇,同時亦提醒有意投放資源發展EdTech 的業界人士不應為科技而科技,而該以學生的學習目的和成果為依歸。「資訊科技和傳統的科目不同,除了課堂學習外,還需要實踐機會把資訊科技應用在其他領域中。重點應放在教授資訊技術相關的概念和技能,比如運算思維、人工智能、大數據等,而不是使用科技來促進其他學科的學習。」 多管齊下 壯大創科人才庫香港的創科界將迎來「黃金時代」 特區政府在2022年12月公布《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就培育及挽留創科人才,已定下詳細發展願景參考指標,期望香港的創科從業員人數能夠從 2025 年的 6 萬人增加至 2030 年的不少於 10 萬人;並且每千名勞動人口中創科從業人員比例從 2025 年的 16.54 增至 2030 年的 28.05。實際上,本港正面對著全球都正在爭奪創科人才、人口老化和年輕人對職業選擇的傾向等的挑戰。 但就壯大本地創科人才這一目標,Tony表示很有信心,「香港這一彈丸之地,就有三所大學位列世界前十,五所大學位位列全球前一百,加上我們在『2022世界人才競爭力報告』中『人才準備度』的表現全球排名第三。我們的創科人才國際化程度絕對是全球領先。我們很有信心,在國家明確支持香港建設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方向下,再配合如「創科實習計劃」、「創新科技獎學金」「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以及「傑出創科學人計劃」等吸納、培育及挽留人才的策略,多管齊下,香港的創科界將迎來『黃金時代』。」 最後我們難免談到近日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崛起,對世界各地所帶來不同的機遇與挑戰。Tony認為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及進步,生成式人工智能將無可避免地持續改變著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它對社會也會產生各種正面和負面的影響,如何平衡生活與人工智能技術所帶來的變化,是近月許多人思考及談論的話題。對於這種新技術未來更夠和其他技術及產業結合,發展出更多元化的創新應用無論是政府或整個科技界都非常期待。他還強調,業界、學校、教育工作者以及政府都需要對這種新技術保持開放和探索的態度。「我們需要保持學習和創新的熱情,這是擁抱科技未來的關鍵。」 香港的教育科技發展正朝著一個新的方向邁進,隨着國家明確支持香港建設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在推動創科發展的策略上無疑將投放更多資源。業界能否蓬勃發展,就絕對離不開教育的支援以及生力軍的培育,對於所有關注香港教育發展的人士來說,這無疑是一個令人振奮的前景。 [1] 「中學IT創新實驗室」計劃和「奇趣IT識多啲」計劃,為合資格中小學在三個學年內提供分別最高100萬元和40萬元資助,舉辦與資訊科技相關的課外活動;財政司司長在2023-24年度的財政預算案增撥3億元,延續現行「中學IT創新實驗室」計劃,在往後三個學年繼續向每所公帑資助中學提供最高100萬元的資助,舉辦與資訊科技相關的課外活動及購置所需的設備和服務。詳情請參考計劃專題網站 (https://www.it-lab.gov.hk/) 文:徐煒婷圖:Butter Jam […]
Cover story – Preface

封面故事 ChatGPT 係AI界的「iPhone moment」香港初創以 AI做EdTech,有品味、有價值 FinTech 大家可能聽得多,而「EdTech」也在教育界引起話題:所謂 EdTech,就是 Education Techlogy。説到 EdTech, Tommie 侃侃而談「很多人對 EdTech 的理解是硬件上的升級,在班房裡加個互動式電子白板,學生用 iPad;用 Zoom 上堂,用 App 學習…這樣就是 EdTech。當然這個理解沒有錯,不過我理解的 EdTech,是利用科技令獲取知識的過程更具效率。」 把科技和教育結合起來的初創 Tommie Lo,科技教育公司 Preface 的創辦人。Preface 主打編程教育,教學平台 Preface Coding 利用 AI 科技把將教師與學生配對起來,因材施教之餘,學生學習時也不受地域﹑時間﹑甚至學習進度限制。之所以發展得那麼快,2021 年完成 A 輪融資成為初創的明日之星,疫市生意同比增達 500%,連 Uber 香港區總經理佘雋知也受邀加入 Preface 成為營運總監,一切都要歸功於 Tommie 對教育的熱情和變革的決心。 談到生成式人工智能 ChatGPT 的崛起,「我會形容 ChatGPT 的出現是 AI 的 iPhone Moment。」Tommie 認為我們正在經歷人工智能改變人類的轉淚點,亦洞悉到 AI 對教育的衝擊,未來我們以及我們的下一代不再僅僅需要與人類溝通, […]
Cover story – GoodNotes

封面故事 「一人創業」5年 全靠用戶的愛堅持 「冇諗過班User 同我一樣咁鍾意 GoodNotes」 覺得手提電話不 working-friendly,但又覺得手提電腦太累贅,很多人都會選擇買部平板電腦, iPad 是其中一個熱門選擇。一年一度的 Apple AppStore Award 2022 表揚一年裏表現得最出色的應用程式,而 ipad 這個類別的最佳應用程式得獎者是港產手寫筆記 App, GoodNotes 5 奪得。 一去 GoodNotes 的官方網站,就見到「靈感,無紙境。以手寫的觸感,享受在無限的空間下紀錄每個想法的樂趣」的標語,食字之妙讓人聯想蘋果每年隨新產品一同推出的文案,怪不得 GoodNotes 的創辦人 Steven 都說 GoodNotes 是與 iPad 是共生的產物,Steven 早在 2010 年求學時期得到了人生第一部 iPad 就開發 GoodNotes 1,到了 2015 年 Apple Pencil 推出就改變了整個應用程式;哪個地區賣 iPad 賣得最好,那個往往也是 GoodNotes 最受歡迎的地區。 「無紙境」書寫體驗 GoodNotes 是一個怎樣的 App?以一言蔽之,是電子化筆記本,如他們官網所寫的提供一個「無紙境」書寫體驗,很受學生歡迎,尤其受讀 STEM 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及數學(Mathematics)一類要抄寫大量筆記或要畫不同圖案的學生歡迎。GoodNotes 的創始人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