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ionaries 777

信我們也留意到各行各業正不時引入創新方案,整合商業營運內的多項資訊及程序,以達到省時、自動化、簡化流程等目標。資源運用的效能得以提升後,同時也改善了員工的工作品質,提升整體商業的服務質素。其中以往在「智慧城市」或「元宇宙概念」內提出的創科概念,原來早已成為一般企業也能輕易設置的營運策略來改善業務表現。

1. 建設你的數碼孿生(Digital Twins)智慧商業空間

在過去幾年,建設智慧城市成為全球不少政府的政策方針。但有否想過企業與中小企其實也能學習當中的概念,並應用於每日的運作流程當中?現在,使用隨手可得的手機或平板電腦配合軟件,可在 3 分鐘內將 300 平方呎的空間快速掃描,並即時製作出數碼孿生模型。

2.結合擴增/混合(AR & MR)實境

數碼孿生可理解為在數碼化平台上複製一個物理空間的「孿生兒」,結合數據庫便成為「智慧空間」。日後員工及訪客就能透過裝置上的 AR 鏡頭,與在身處位置的數據進行操作。「智慧空間」能建立在任何辦公室、商店、甚至過百層的建築物。此項技術的好處包括開放、即時、可靠並且「永不過時」,無論未來有任何新型態的行動裝置,也能隨時存取在智慧空間上的資料。

3.運用4D智慧技術管理場所及設備保養

其中一項「智慧空間」平台的意義,是使每日產生的記錄與物理空間 (x,y,z) 和時間 (t) 結合,成為 4D 數據。操作人員日後只需透過 AR 鏡頭,便能在數據的位置完成提交檢測記錄、匯報事故等工作。

在國內,有廠商透過此項管理技術,百分百追蹤每日9個班次的維護和檢測任務,讓系統自動推送每項任務至員工裝置,再運用室內導航指示員工到特定位置完成任務。該廠房在一年後成功達到 96-100% 關鍵設備可用率(Key Equipment Availbility Index),為廠商節省大量因機件故障、延遲交貨等造成的損失。

4. 結合遙距雲端管理及自動化訓練流程

「智慧空間」可以讓各類需要人力資源的商業活動智能化,藉簡化操作流程來改善員工的工作品質,並對人手短缺、流失率高、分工不清等問題提供啟發。以困擾不少企業的「新入職員工訓練」為例,透過技術把每項任務規劃在店舖內固定的空間內,員工只需打開裝置上的 AR 鏡頭,每天就能自行按時到達指定位置獲取相關訓練內容,重覆完成訓練。 現在,已經有管理公司、工廠及連鎖餐廳,使用此 4D 技術管理來自不同地點及分店的記錄,並為新入職的員工提供自動化的營運流程、事故處理和操作程序等訓練,減省達75%的培訓成本,把因員工流失而帶來的影響減至最低。

Steven Cheng

Senior Product Manager
Visionaries 777